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简介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源于南京工学院1956年成立的化工机械专业,1958年南京化工学院成立化工机械系,1980年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成立机电工程系,2001年两校合并成立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现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增材制造工程、应急装备技术与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分设化工机械研究所、化工设备设计所等2所5系1中心1教研室。学院从1978年开始招收化工过程机械硕士研究生,是我国化工过程机械专业最早的四个硕士点之一。1984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全国最早的三个化工过程机械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作为我校工程科学的主要支撑学科,已进入ESI排名1.3‰。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参与建设的“公共安全与节能”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一期项目(验收结果为A)、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机械工程学科牵头建设的“先进能源技术与装备”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二期项目(以标志性成果通过验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三期项目;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已连续两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江苏省过程强化与新能源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极端承压装备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工业装备数字制造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7个。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成立60多年来,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学科带头人,戴树和教授是我国化工过程机械学科的创建者之一,庄骏教授是我国热管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原学科带头人涂善东教授是我国化工过程机械研究领域第一个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0人,其中正高职称35人,副高职称53人,中级职称28人,博士化率92%。教师队伍中有一批优秀突出人才,双聘院士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2人,全国创新争先奖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江苏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6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人选一层次1人、二层次1人、三层次8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6人。“工业节能装备技术”创新团队是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过程装备先进设计制造教学团队”获“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和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
学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行业技术创新以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极端承压设备先进设计与制造、过程强化与高效节能技术、重大装备安全理论与风险评价技术、先进装备数字化制造技术等特色学科方向,成立了过程强化与高效过程装备、先进装备制造等12个科研创新团队。学院拥有国家热管技术推广中心以及江苏省过程强化与新能源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工业装备数字制造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流程工业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极端承压装备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中石化南京设备失效分析与预防研究中心、中石化工程风险分析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基地7个。承压设备结构完整性及寿命评价技术的研究在国际上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与时间相关的设计与再设计理论、高温设备损伤与破坏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工装备可靠性的研究并提出了风险工程学学科体系,拥有中石化唯一从事工程风险分析的研究中心,为保障大型石化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做出重要贡献,先后获国家科技奖励3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以热管技术为特色的高效传热传质设备,开发的热棒(热管)技术成功用于青藏铁路冻土加固工程,近年来高效紧凑式换热器的研发与工程化形成特色,开发的热管换热器、紧凑式换热器已在全国200多家大型石化、冶金企业中得到应用,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成功研制国内第一台垫片综合性能试验机,奠定了我国静密封检测标准的基础,改变了高参数密封元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学院产学研成果显著,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化学、中国特检、沙钢集团、南钢集团等特大型企事业单位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学院高度重视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培养,在校生2200余人,自办学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万余名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各类毕业生活跃在我国化工、石油化工、能源、特种设备和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学院以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过程装备设计制造的绿色、安全、环保和经济理念,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多次获全国“挑战杯”创新大赛一等、二等奖,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银奖和全国节能减排大赛、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等各类学术创新竞赛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