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简介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15-05-0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

本学科前身是南京工学院1956年成立的化工机械专业。1978年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是全国最早的3个化工过程机械博士点之一。2006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由本学科主要支撑的工程学已进入ESI排名2.4‰,牵头建设的“公共安全与节能”、“先进能源技术与装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分别入选省优势学科一期(验收结果A)、二期项目(标志性成果验收)、三期项目。

学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行业技术创新以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极端承压设备先进设计与制造、过程强化与高效节能技术、重大装备安全理论与风险评价技术、新能源与储能技术为主的特色学科方向。拥有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7个。

学科以国家需求与经济发展为导向,发挥能源、动力、机械、控制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强化过程装备设计制造的绿色、安全、环保和经济理念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学生多次获全国“挑战杯”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全国节能减排大赛等各类学术创新竞赛奖。

承压设备结构完整性及寿命评价技术的研究在国际上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与时间相关的设计与再设计理论、高温设备损伤与破坏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项;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工装备可靠性的研究并提出了风险工程学学科体系,拥有中石化唯一从事工程风险分析的研究中心,为保障大型石化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做出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以热管技术为特色的高效传热传质设备,开发的热棒技术成功用于青藏铁路冻土加固工程,近年来高效紧凑式换热器的研发与工程化形成特色,开发的热管换热器、紧凑式换热器已在全国200多家大型石化、冶金企业中得到应用,先后获国家科技奖励6项;成功研制国内第一台垫片综合性能试验机,奠定了我国静密封检测标准的基础,改变了高参数密封元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本学科为提升我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学科水平做出了贡献,推动了我国石化、冶金、能源等支柱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了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机械工程

本学科依托化工与建筑机械行业,在大型专用数控制造装备、工程机械等领域的研究特色明显。2003年获批机械电子工程和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点,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入选2011年和2014年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拥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任教师40人,75%具有博士学位,最高学位非本单位超90%。2015年省硕士学位授权点评估中获得优秀,是支撑我校工程学科进入ESI 2.4‰的学科之一。

本学科设四个研究方向:①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开展高性能机床精度理论、复杂曲面复合加工工艺与装备、特种加工等关键技术研究。②状态监控与智能化:以提高机电产品安全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为目标,开展智能传感、健康监测及智能控制技术研究。③机械结构优化设计:将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设计方法应用到机械结构优化设计,提升设计可靠性和经济性。④汽车性能优化与制造动态仿真技术:面向乘用汽车与轻型汽车,开展底盘动态仿真技术、底盘关键零部件轻量化与可靠性分析研究。

本学科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如获中国专利金奖的"极坐标数控高效铣、滚齿复合机床"产业化成果显著,市场占有率80%,累计形成直接经济效益数十亿,与三一重机联合开发的挖掘机在《长江南京水道整治工程》等重大工程中应用,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专题报道,成为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典范。与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高校联合开展国家重大项目研究,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等世界名校开展学生联合培养和合作研究,40%教师具有海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