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 > 正文
本科专业介绍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14-03-05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现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焊接技术及工程等五个本科专业,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工过程机械、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78年首批开始招收化工过程机械硕士研究生,是我国化工过程机械专业最早的四个硕士点之一。1984年经批准成为全国最早的三个化工过程机械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2003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试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化工过程机械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和江苏省重点学科,也是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2012年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为核心专业的机械类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

50多年来,学院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学科带头人,戴树和教授是我国化工过程机械学科的创建者之一,庄骏教授是我国热管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原学科带头人涂善东教授是我国化工过程机械研究领域第一个长JXZ特聘教授。教师队伍中有一批优秀突出人才,他们当中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获得者,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计划获得者,省“333人才工程”人选,以及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以优秀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其中化工过程机械学科梯队获得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称号,化工机械研究所被授予江苏省优秀教师群体称号,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装备技术科技创新团队是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拥有江苏省过程强化与新能源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工业装备数字制造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中石化南京设备失效分析与预防研究中心、中石化工程风险分析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在可靠性工程、高温装备技术、高效传热传质设备、过程装备先进制造、流动分析与测控技术、密封技术、工业节能与新能源装备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近5年来,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承担“863”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项,科研到款共计1.6亿元,其中纵向经费2500万元;发表SCI和EI论文357篇,授权发明专利34项,其中1项专利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1项专利获江苏省优秀专利奖、院长凌祥教授入选江苏省第五届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

学院高度重视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培养,自1958年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创新教育的辩证统一,不断深化改革,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在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等竞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设有“南京加诺奖助金”、“扬子检安奖学金”、“昆仲机械奖助金”。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分布在中石化、中石油、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动力能源、环保工程、制冷和**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科专业介绍

①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080206)

本专业面向大过程、大系统和大工程,培养具有过程工业(如化工、石油化工、发电、制药、食品等)设备、机械、控制和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能从事流程机械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坚持“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创新三元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聚焦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将获得广泛的理论知识,并在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机械设计、过程装备成套技术和新型装置开发研究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锻炼。

主要专业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计算机应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化工原理、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控制工程、过程装备成套技术等。

本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本科品牌专业,是全国最早的三个化工过程机械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教授16人,副教授30人,师资力量雄厚,获得“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称号,办学50余年来形成了特色鲜明、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学科方向,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深得社会的欢迎和赞誉。本专业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毕业后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医药、食品、机械及劳动安全等部门从事设计、制造、管理和科研工作。据教育部邀请的著名就业调查网麦可思网络统计,本专业的毕业就业率排名全国第三

②机械工程专业(080201)

本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机械工程师为目标,具有主持机电产品设计制造与管理企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潜力,同时也具有科研、教育、经贸、政府等各部门工作的能力。本专业创新性地开展了“斯坦福式”机电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力求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兼顾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以机械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三结合为主体构建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并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利于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以及个性的发展。

主要专业课程有:工程制图、电工电子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公差与技术测量、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CAD/CAM、测试与传感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工艺、液压与气压传动;电气控制与PLC、数控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本专业设有机电一体化研究所和机电一体化实验室,拥有机械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也是博士点覆盖专业。现有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15人。拥有江苏省工业装备数字化制造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办学20余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深得社会的欢迎和赞誉。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电子、汽车和交通运输行业及相关科研单位、工厂企业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营销和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就业率高,本专业的就业率达97%以上。

③车辆工程专业(080207)

本专业以培养个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级车辆工程人才为目标,力求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兼顾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以机械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三结合为主体构建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掌握汽车工业发展所必需的较系统的基础科学知识、较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必要的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形成研究、创新的基本素质,培养面向21世纪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汽车产业内从事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和维修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机械制图、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公差与技术测量、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空气动力学、电工电子学、微机原理与应用、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设计、汽车电控技术、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试验学、汽车新能源技术等。

本专业设有汽车节能环保产品研究中心、汽车动力学仿真研究所、工程机械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拥有3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博士点覆盖专业。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毕业生就业方向好、就业率达98%以上。已为上汽集团、中国福特、南京依维柯等国内知名汽车企业输送了大量人才,获得社会的赞誉。本专业涉及的产业链很广,学生毕业后可在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汽车电子、交通运输、汽车服务行业及相关科研单位、工厂企业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营销和管理等工作。

④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080503T)

本专业培养以热科学为基础,具备能源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基础知识,掌握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装置设计与系统运行专业知识,能在国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开展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机械制图、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公差与技术测量、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电机学、电力技术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风能技术、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技术、生物质能利用原理与技术、新能源转化原理与技术等。

本专业设有过程强化与新能源装备省级重点实验室、风力机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拥有机电类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博士点覆盖专业。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1人,讲师6人,本专业涉及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大,学生毕业后可在新能源开发应用企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及相关科研单位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营销和管理等工作。

⑤焊接技术与工程(080411T)

本专业不是培养焊接操作工,而是培养指导焊工操作的焊接质保工程师,其目标是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品质和科学素养,宽厚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分析、表达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先进焊接技术与工程领域,包括自动焊接、扩散焊接、钎焊、激光焊接等,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产品生产及管理等工作,并为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主要专业课程有:机械制图、材料力学性能、金属学热处理、机械原理、微机原理与应用、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冶金学、材料焊接性、焊接结构学、焊接检验、焊接工艺评定等。

本专业依托于过程强化与新能源装备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专业。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本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缺口大,就业率高。学生毕业后可在石油石化、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微电子加工、热电、核电等制造企业及相关科研单位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制造、检验和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