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开放率与科技创新成果逐年提高,专业实验室的飞跃发展为多批次的开放创新型实验开设奠定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为保证开放、创新型实验项目的实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在申报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过程中,专门购置了一大批设备仪器用于典型的开放、创新型实验教学。
开放题目主要结合部分教师比较前沿的科研课题以及部分实验教学装置中能开设而大纲未要求的,由各个教师申报,学院对教师申报的开放创新型实验项目从题目的创造性、实验过程的动手能力、实验结果的分析水平等几个方面对项目进行立项,为保证项目质量,每个实验项目一般由3到8名学生完成,实现了开放实验报名网络化,开放实验预约网络化,开放的网络化管理平台为开放实验的申报教师、实验技术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讨论实验方案提供了极大方便。3年来共有三十二项开放、创新型实验通过学校结题。3年来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开设的开放、创新实验如下:
序号 |
学年 |
项目名称 |
类型 |
负责人 |
参加
人数 |
1 |
2008-2009 |
容器封头应力测定及不规则分布原因分析 |
设计 |
周勇军 |
8 |
2 |
换热装备综合性能测试研究 |
综合 |
虞 斌 |
6 |
|
3 |
塔式起重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虚拟装配技术 |
综合 |
张永胜 |
18 |
|
4 |
造纸黑液的超临界水氧化 |
实验 |
廖传华 |
5 |
|
5 |
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 |
综合 |
顾海明 |
8 |
|
6 |
Labview在测试技术中的应用 |
设计型 |
陈捷 |
24 |
|
7 |
汽车零部件三维模型设计 |
设计型 |
苏小平 |
6 |
|
8 |
汽车零部件有限元(CAE)分析 |
设计型 |
王东方 |
8 |
|
9 |
压缩机综合性能测试实验研究 |
综合 |
朱廷风 |
10 |
|
1 |
2009-2010 |
离心泵外特性及内流场测量 |
科研 |
邵春雷 |
10 |
2 |
密封元件及密封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 |
科研 |
顾伯勤 |
10 |
|
3 |
生物质的超临界制氢 |
实验型 |
廖传华 |
4 |
|
4 |
过程装备基础的固有频率测试与分析 |
综合 |
朱廷风 |
4 |
|
5 |
汽车制动系统三维模型设计 |
设计 |
苏小平 |
10 |
|
6 |
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有限元(CAE)分析 |
设计 |
王东方 |
10 |
|
7 |
不同轴系刚度柔性转子的二阶临界转速测试及分析 |
设计 |
周勇军 |
6 |
|
8 |
虚拟仪器在刀具磨损研究中的应用 |
设计 |
陈 捷 |
6 |
|
9 |
齿轮三维建模及全参数测量实验 |
设计 |
张永胜 |
11 |
|
10 |
齿轮的故障诊断实验 |
综合 |
顾海明 |
10 |
|
11 |
发动机新型传动方式研究与设计 |
设计型 |
倪受东 |
4 |
|
1 |
2010-2011 |
搅拌器的性能测试实验研究 |
科研 |
周勇军 |
6 |
2 |
汽车制动系统三维模型设计 |
设计 |
苏小平 |
5 |
|
3 |
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有限元(CAE)分析 |
设计 |
王东方 |
5 |
|
4 |
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实验 |
综合 |
顾海明 |
8 |
|
5 |
离心泵外特性及内流场测量 |
科研 |
邵春雷 |
10 |
|
6 |
密封元件及密封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 |
科研 |
顾伯勤 |
10 |
|
7 |
新型高效低阻传热翅片结构设计与性能测试 |
综合 |
彭 浩 |
8 |
|
8 |
基于虚拟仪器的回转支承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 |
综合 |
陈 捷 |
5 |
|
9 |
PRO/E在2MW变浆实验台设计中的应用 |
设计 |
黄筱调 |
5 |
|
10 |
ABAQUS在转盘轴承实验台设计中的应用 |
设计 |
王 华 |
4 |
|
11 |
MATLAB基础与SUMILINK在系统仿真的应用 |
设计 |
洪荣晶 |
5 |
|
12 |
液压式立体停车库设计与三维建模技术 |
综合 |
张永胜 |
5 |
2012年大学生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学院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参加人数 |
指导教师 |
职称 |
项目类型 |
||
姓名 |
专业 |
年级 |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基于VS2005和Pro/toolkit的大型回转支承参数化建模 |
房元增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
10级 |
3 |
王华 |
副教授 |
创新 |
槽式太阳能聚光器支架快速设计系统 |
包圳 |
车辆工程 |
01级 |
4 |
苏小平 |
教授 |
创新 |
|
新型高效太阳能油品预热系统的传热学关键问题研究及系统改进 |
邢伟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08级 |
4 |
周剑秋 |
教授 |
创新 |
|
新型螺杆泵关键部件的研制 |
朱岩 |
过程装备与控制 |
10级 |
2 |
谈金祝 |
教授 |
创新 |
|
一种新型高效紧凑的四合一油气回收装置 |
陆树华 |
过程装备与控制 |
08级 |
4 |
凌祥 |
教授 |
创业 |
2012—2013年度本科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实践课题
2012—2013 |
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横向力学性能 |
机械控制类 |
王晓明 |
顾伯勤(教授) |
一种高效紧凑的四合一
油气回收装置 |
机械控制类 |
陆树华 |
凌祥(教授) |
|
槽式太阳能聚光器支架
快速设计系统 |
机械控制类 |
包圳 |
苏小平(教授) |
|
新能源PEM燃料电池流场结构设计优化 |
机械控制类 |
李世薇 |
谈金祝(教授) |
|
正交各向异性压力容器
应力强度分析 |
机械控制类 |
高婷婷 |
周昌玉(教授) |
|
太阳能高温热化学反应器传热性能研究 |
机械控制类 |
董飞飞 |
朱跃钊(教授) |
2014年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与实验开放基金”项目
机电工程创新创业综合训练 |
杨飞彪1202110125、毛彦鑫1202110114、徐波1202110123、唐德贵1202110216、金涵逊1202110209 |
机电工程创新综合实训项目拟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制造一个六自由度小型工业机器人机械本体,购买驱动用的步进电机或舵机,并用单片机自行设计控制系统实现该机器人的控制。学生在这样一个实训的过程中,将所学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的知识在真正的设计实践中得到运用和提升。 |
倪受东 |
基于近场声全息技术的声学开放性实验 |
包圳1208100102、夏中良1208110131、李永斌1208110114、秦岭1208100113、颜立松1208110133 |
开展基于近场声全息技术的声学开放性实验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声学基础知识及声全息相关理论,并让学生掌握整套Sensound近场声全息设备的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对空气声源与结构声源的可视化识别,并进一步掌握对稳态工况与非稳态工况下复杂机械设备的噪声与振动的识别方法,完成不同工况下声学信息可视化的测量实验,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并得到结论。 |
苏小平 |
磁流体的动压效应及试验方法研究 |
吕中尧1201110115王莹1201110503张梦园1201110303 |
1.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
周剑锋 |
汽车零部件系统三维模型设计 |
邹松春1208120132、代光华1208120205、尹家齐1208120123、顾鹏1208120107、符继麟1208120208 |
本次的开发性实验,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技术基础理论,熟悉本专业有关专业知识,了解汽车转向系统及关键零部件设计理论的发展趋势,将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调查、分析、研究及查阅国内外技术资料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设计能力,涉及的具体内容有:(1)掌握建立汽车转向系统三维数模的基本方法与基本原理;(2)建立汽车转向系统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相关的虚拟装配与运动学分析计算;(3)进行相关制动器总成零部件工作图设计。 |
王东方 |
台钳的三维参数化设计 |
居 建1202120210、肖熔炼1202120226、李志浩1202120212、戴金福1208120105、戴舟达1208120206 |
本次实验属于提高、创新型实验。 |
张永胜 |
轴承滚道缺陷时动态承载仿真 |
吴文超1202120225、杨任钢1202120122 |
通过建立含滚道缺陷的轴承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其各个组成部件的运动规律以及相应的应力分布情况,以期获得不同部位缺陷诱发的冲击脉冲分布形态,最终达到对轴承故障状态下传感器测量位置进行合理的配置及优化的目的。 |
黄筱调 |
基于GPRS的老年人摔跤监测系统 |
马周1202120217、陈泽铃1202110201、佟尚1201110516 |
给老人配备便携健康监测仪,用感知元件实时监测老年是否摔倒,一旦摔倒就通过GPRS模块发送信息给最近的社区医院进行救治。 |
陈捷 |
环面蜗杆建模及加工 |
粱文涛1202120213、许国清1202120120、徐江1208120224 |
基于齿轮啮合原理, 建立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完成蜗杆齿面的数值计算,绘制蜗杆齿面;通过相关计算,完成加工时所需G代码的编写并输出。 |
方成刚 |
特殊工况下大型回转支承的智能化 |
张琰1208120231、吕坤泽3603110216、许煜峰3603110222 |
通过在回转支承上加上感知元件,使其能自我感知各部位的健康状况,及时实施保养措施及自动优化运行环境,进而提高回转支承的使用可靠度,即实现回转支承的智能化。 |
王华 |
自动化立体仓库监控系统设计 |
章石赟1202120228、郜昱1202120207、何生廷1202120209 |
随着企业现代化的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已成为现代生产物流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作业监控系统是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信息枢纽,是实现自动化立体仓库实时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针对自动化仓库信息监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控软件的过程变量监控系统,使得操作人员在监控室中就能了解到现场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从而保证立体仓库有条不紊的进行作业,提高作业的自动化程度。 |
洪荣晶 |
齿轮箱噪声监测系统与实验研究 |
马胜1202120216、黄迅1209120114 |
齿轮箱是用来改变转速和传递动力的常用设备,由于其本身工作环境恶劣,故容易受到损害而发生故障,若不及时更换部件,会造成严重的损失。齿轮箱出现故障时,会加剧箱体的振动,并伴随着很大的噪声,对振动和噪声信号的分析可以及时了解齿轮箱的运行状况,振动信号的分析已经很普遍了,而对于噪声的分析确不够成熟,因此对于齿轮箱噪声的监测与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
袁鸿 |
超高压微流量泵的三维参数化设计 |
师嘉蓬1201110121、曹进力1201110105 |
该项目的主要目的:在熟悉超高压微流量泵的二维设计基础上,完成装备的三维参数化设计;运用PRO/E、SolidWorks等软件完成该产品的虚拟装配及动态展示;利用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该装置的驱动与控制系统的一体化模型, 得到控制仿真结果。最终达到缩短该类产品的开发周期, 减小开发成本。主要内容如下: |
周勇军 |
变截面三角孔翅片沸腾传热的可视化试验 |
邓华辉1201110308冯杰1201110107吕赵伟1201110409王超1201110126 |
换热器是石化、动力、能源等工业部门广泛使用的工艺设备。强化传热需要发展更多高效的换热器,常规的单相换热强化能力有限,而相变换热传热系数高,因此,研究变截面相变强化传热元件可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 |
彭浩 |
生物质燃气焦油多级脱除特性试验 |
闵敏1201110410李媛媛3603110301李琳琳1001100301管科成1001100310沈国顺1001100316 |
焦油是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形成的大分子、高沸点含苯环有机物,在燃气后续使用过程会凝结,堵塞和污染阀门等,引发安全问题。本项目将乙烯油急冷(激冷)和吸收(附)过程进行集成,构建多级焦油耦合脱除过程,探讨其焦油脱除特性。 |
陈海军 |
2015年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与实验开放基金”项目
序号 |
项目编号 |
学 院 |
申报项目名称 |
类别 |
项目负责人 |
指导教师 |
1 |
2015DC057 |
机械学院 |
空气循环式高含盐废水蒸发系统热湿交换实验 |
机械控制类 |
刘威宏 |
凌祥、李洋 |
2 |
2015DC058 |
机械学院 |
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估系统的开发 |
机械控制类 |
金涵逊 |
殷晨波 |
3 |
2015DC059 |
机械学院 |
Ca2+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
机械控制类 |
柏静娴 |
谈金祝 |
4 |
2015DC060 |
机械学院 |
小型槽式太阳能聚光器力学和光学性能实验 |
机械控制类 |
洑阳成明 |
朱跃钊
杨谋存 |
5 |
2015DC061 |
机械学院 |
基于LMS TEST.LAB的铣齿机主轴箱减振降噪实验研究 |
机械控制类 |
陈劲安 |
黄筱调 |
6 |
2015DC062 |
机械学院 |
纳米孪晶材料本构模型建立与研究 |
机械控制类 |
金涵逊 |
周剑秋 |
7 |
2015DC063 |
机械学院 |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研发 |
机械控制类 |
杨飞彪 |
倪受东 |
8 |
2015DC264 |
机械学院 |
熔盐泵外特性及内部流动试验 |
机械控制类 |
李苏杰 |
邵春雷 |
9 |
2015DC265 |
机械学院 |
汽车制动系统三维模型设计与研究 |
机械控制类 |
阮琦 |
苏小平 |
10 |
2015DC266 |
机械学院 |
管道用球阀的三维设计研究 |
机械控制类 |
李芳冰 |
程文洁
侯 琼 |
11 |
2015DC267 |
机械学院 |
蝶形阀的三维参数化设计与虚拟装配技术 |
机械控制类 |
王韬 |
张永胜 |
12 |
2015DC268 |
机械学院 |
基于参数化建模技术构建网络购物虚拟试衣平台 |
机械控制类 |
周雨朋 |
耿鲁阳 |
13 |
2015DC269 |
机械学院 |
熔渣转盘离心粒化实验测试 |
机械控制类 |
杨慧毅 |
凌祥、彭浩 |
14 |
2015DC270 |
机械学院 |
热处理对钛锆复合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机械控制类 |
蒋俊杰 |
周昌玉 |
15 |
2015DC271 |
机械学院 |
蜡式智能型温度控制阀的研究 |
机械控制类 |
李雪飞 |
何世权 |
16 |
2015DC272 |
机械学院 |
基于正交各向异性的金属钛制压力容器设计研究 |
机械控制类 |
秦逸凡 |
贺小华 |
17 |
2015DC273 |
机械学院 |
关于影响快速成型加工精度的工艺参数的研究 |
机械控制类 |
刘斯攀 |
马旭
徐晓羽 |
18 |
2015DC274 |
机械学院 |
面内载荷下点阵结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开孔补强试验研究 |
机械控制类 |
王垚 |
陆晓峰 |
19 |
2015DC275 |
机械学院 |
真实生物质燃气焦油多级脱除过程性能研究 |
机械控制类 |
程瑞佳 |
朱跃钊
陈海军 |
20 |
2015DC276 |
机械学院 |
可视化水平环路热管实验研究 |
机械控制类 |
陈尚 |
朱跃钊
陈海军 |
21 |
2015DC277 |
机械学院 |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Simulink仿真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
机械控制类 |
宋美华 |
洪荣晶 |
22 |
2015DC278 |
机械学院 |
磨齿机主轴箱噪声振动监测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
机械控制类 |
程万里 |
陈捷 |
23 |
2015DC279 |
机械学院 |
数控成形磨齿机在线测量系统标定误差的辨识及补偿 |
机械控制类 |
汪敏 |
方成刚 |
24 |
2015DC280 |
机械学院 |
基于能量损伤的回转支承滚道缺陷时动态承载仿真研究 |
机械控制类 |
陆哲晖 |
王华 |
25 |
2015DC281 |
机械学院 |
基于ADAMS与SIMULINK的3D打印机XXX设计 |
机械控制类 |
陈俊杰 |
袁鸿 |
26 |
2015DC282 |
机械学院 |
工业化建筑施工用起重机动力学分析与防摇技术研究 |
机械控制类 |
鲁少林 |
殷晨波 |
27 |
2015DC283 |
机械学院 |
独立悬挂和扭力梁半独立悬挂的建模和分析 |
机械控制类 |
陈川川 |
鹿盈盈 |
28 |
2015DC284 |
机械学院 |
混凝土输送单螺杆泵的运动仿真及举升性能预测 |
机械控制类 |
吴增发 |
谈金祝 |
29 |
2015DC285 |
机械学院 |
基于开放性实验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研究 |
机械控制类 |
陈陪婷 |
付昌义、陈同扬、刘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