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
运行与维护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6/27 阅读:次 

  

运行模式

1.对中心的人、财、物实施“四统一和四结合”运行管理模式。“四统一”即实验人员统一管理、教学仪器统一购置与管理、实验教学经费统一核算、实验用房统一使用;“四结合”即中心建设与课程建设结合、与专业建设结合、与学科建设结合、与科研平台建设结合,通过实验教学资源优化,仪器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按照“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要求开展,实验教学采用统一组织、开放教学、导师指导三种方式分阶段交互式多元化教学管理模式。统一组织主要针对基本型实验和部分提高型实验,开放教学适用于提高和综合型实验,导师指导适用于研究创新型实验。

2.中心成立以来,通过实行“四统一”使教学资源全院打通,冲破了专业壁垒,按照功能模块进行建设,充分发挥了学科群相互支持、交叉、渗透的作用,既能避免重复建设,又提高了设备利用水平和资源利用率;通过实行“四结合”既拓宽了中心建设所需人、财、物渠道,加快了中心的发展,又提高了中心教学资源的利用,共用了实验资源、维护人员,降低了运行费用,提高了业务和管理水平,促进了专业、学科的协调发展。

3.实验中心教学运行模式采用平台式、开放式运行。平台式运行:中心为不同专业、不同教学要求和内容的实验课程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实验教学平台。各专业实验教学计划由学校教学事务部统一下达,由中心统一安排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了实验教学装置的利用率,实现节约、高效运行。开放式运行:所有实验平台均对学生开放。开放式运行有预约式开放和项目式开放两种。预约式开放是指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网站进行预约实验,经管理人员确认后,就可以在预约的指定时间内进入实验室学习。项目式开放是指学生为了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活动而对学生开放实验平台。学生创新项目获得中心批准后,就可以长期在实验平台内工作学习,直到项目结题完成。中心开放主要有:1专业设计型实验开放;2创新实验开放;3中大型仪器开放。中心免费向学生和教师全天候(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开放,使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形成制度。学院和中心根据自己的特点,制订了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保证中心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4.考评办法与运行经费保障。按照岗位职责,每年末中心对所属人员进行考核,评比出5-10%的优秀实验技术人员和超工作量的教师给予奖励,在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对工作态度积极、成效显著的人员在职称晋升时给予优先推荐,同时在申报学校和省教育厅教研课题时给予倾斜,在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并充分体现教学考评在职称晋升和岗位津贴中的作用。学校根据《南京工业大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费使用及管理办法》、《南京工业大学开放实验专项基金》,提供中心充足的实验运行经费。

维护维修

1.仪器的维修、维护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内容,为此通过加强实验教师、维护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责任心教育,选派责任心强,技术能力好的技术人员作为管理人员,做好使用仪器人员的培训、仪器设备的使用登记、维修、检修记录。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维修,及时、快捷、经费保障通畅。学校年度实验维修经费与校大型实验教学仪器专项维修经费为维护维修提供了保障。

2.按照《南京工业大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费使用及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由专职实验人员负责保管。学校资源保障部存有仪器设备档案,中心有档案副本、仪器上有对应的卡片,专人负责管理。要求做到帐、物、卡三者相符、附件配件、资料、软件齐全。在此基础建立了设备电子信息库的,设备信息库的建立极大方便了设备的动态和数字化管理。大型精密仪器和贵重仪器设备责任到人,须由实验室负责人、实验中心主任同时确认后方可使用,仪器设备使用前后有登记记录,便于及时了解仪器设备的现状,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3.学校资源保障部每年给予责任人配套设备管理费,定期进行检查,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行,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每台(套)仪器均配有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本,学生使用需要填写记录,每个实验室配有实验室工作日志,教师需要填写工作日志,每学期集中检查。







 
版权所有  机械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     联系电话:025-58139349   手机:1395103655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