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
管理机制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6/27 阅读:次 

     

南京工业大学及机械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均制订有仪器设备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学校制订有《南京工业大学教学实验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南京工业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暂行办法》、《实验教学中心安全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南京工业大学教学实中心档案和基本信息管理办法》《南京工业大学教学实验中心开放基金管理办法》、《南京工业大学低值品、材料、易耗品管理办法》。机械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根据学校相关文件制订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细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损坏、丢失仪器赔偿制度细则》等,确保实验仪器的良好维护和有效运行,具体见中心和学校管理制度。

此外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队伍培养培训、安全环保方面的制度措施。

一、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措施

1)实验教学督导制度

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学督导对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进度、实验教学纪律进行全程督导。实施实验教师自评、互评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促进实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实验教学考核制度

根据不同实验环节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实验教学质量定量评价体系)。根据工程认证的要求,将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数据分析及报告撰写作为考核重点,细化考核指标,进行能力达成度评价。

3)理论与实验教师互通制度

一方面,要求理论课程教师100%参与所教课程的实验指导,要求专职实验教师提高理论水平(撰写教改论文,攻读硕、博士学位);另一方面,严把实验指导教师聘任关。要求新进教师试讲试做,合格后方可上岗。

4)实验教学的持续改进制度

建立了实验教学效果的跟踪反馈机制。采用应届毕业生座谈会、往届毕业生座谈会、用人单位调查、社会第三方系统调查等4种形式进行跟踪,获得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实验教学的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实验教学进行持续改进,提升教学水平。

二、中心队伍培养培训方面

1)引进高端人才

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高水平、高学历人才,充实实验教师队伍。不断完善师资结构,改善中心人员的学缘结构。中心将坚持在实验室、住房、职称、项目等资源方面向高层次引进人才倾斜,为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持续提升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根据“南京工业大学关于加强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精神,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助教制度”、“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制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制度”、“中青年教师学术交流制度” 、“实验教学课堂评估制度”等,强化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①青年教师助教制度。严格执行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新教师分配至各实验教学团队,配备学科责任教授为指导教师。新引进青年教师必须在中心助教一年以上,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写听课笔记和体会,改作业、做实验、带设计和实习,要求首次指导实验的教师进行试讲试做,定期考核及试讲通过后才能走上实验教学岗位,同时规定实验指导教师必须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

②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制度。年龄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必须出国进修1年以上,并与职称聘任挂钩,鼓励他们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所进修学习,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

③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制度。为了不断提高为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规定年龄40岁以下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学院每年定期举办的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活动,让青年教师相互学习、观摩,鼓励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④中青年教师学术交流制度。学院鼓励中青年教师通过参加高水平有影响的国内外学术会议、短期出国访问和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了解本领域国际先进水平发展动态,开阔专业视野。

⑤实验教学课堂评估制度。中心要求教师必须按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的实验大纲开展实验教学,并接受中心定期组织的领导同行听课、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及实验报告抽查等方式的实验教学课堂评估,教师应认真回复评估意见,对于不合格项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⑥青年教师定期选派到企业实习培训。中心定期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实习培训,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3)建设“三师型”实验教学队伍

为了推进我校大机械类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工作的开展,中心致力于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学与实践、工程与设计、科学与研究”的三师型实验教学队伍。中心根据实验教学、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的发展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①专业教师学历提升措施。中心积极组织专职人员通过在职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不断提升个人学术水平,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活动学术会议、实验培训班等,使专业教师尽快了解、掌握最新的实验技术和教学手段。

②专业教师培训措施。专业教师了解学科前沿和技术进展,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相对来说存在对工程设计系统性学习不够、工程经验相对缺乏、设计背景不熟悉等问题。为了大力提高专业教师工程与实践能力,中心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开设有关工程实践内容讲座,对专业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培训,包括仪器设备操作、软件应用、生产仿真、维修保养等,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实验实训教学水平。

③实验教学人才选拔措施。通过在教学实践、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等过程中的定期业绩考核,中心选拔一批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团队合作精神好的教师作为实验教学骨干重点培养,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等方面全面培养。

④兼职教师培训措施。中心采取校企联合方式聘请合作企业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共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企业工程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但对教学过程不够熟悉。中心对企业工程师开展学科前沿与技术进展、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内容的培训,组织工程师定期开展教学法活动,掌握教学基本环节,最达到实验实训教学要求。

⑤校企协同指导实验教学措施。中心邀请企业专家加入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实验教学大纲等的制定与修订等过程,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在实验实训教学中相互学习,探索实验教学新模式,建设校企协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育人平台。

⑥科研成果促进实验教学措施。中心大力推进教师将实验教学与学科建设、科研开发相结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实训项目,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实验装置,保证实验项目持续更新;组织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及各类科技竞赛,实现科研创新与实验教学的互相促进,促进实验实训教学质量提高,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三、环境与安全方面

为创造更舒适、整洁的实验室环境,以人为本,从学生角度出发,加强实验中心的内外环境建设。使用空间布置合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照明、仪器用电、消防安全、环保通风、生均面积,都达到了国家标准。环保方面中心实验室有三废处理措施。无毒废气由通风管道高空排放,有毒气体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排放。废液、废渣根据物性不同,专门收集存放,送至指定地点无害化处理。实验室噪音控制70分贝以下。所有三废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中心各实验室均具有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防火、防盗、防爆、防破坏的基本设备及相应的安全措施。走廊及重要仪器室均设有安全摄像头;每层实验室走廊均有报警设施,直接与物管值班室相连。易燃和易爆物品有专用存放设备,以上实施均有专人负责管理。中心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如《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建立了实验登记制度,对精密贵重仪器和危险仪器制定了使用规范。基于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网(网址:http://202.119.249.22/)进行本实验教学中心的安全教育与管理。该网站集实验室安全管理、教育、学习、考试等功能于一体,可以实现实验教学中心安全准入制,所有实验教学项目老师和学生均需通过安全教育考试方能开始实验教学活动,目前已实现中心师生安全考试全覆盖。此外,还组织师生学习《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室安全手册》,通过网站与手册的结合可供师生系统地学习与认知实验室安全规范。




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网 


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室安全手册







 
版权所有  机械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     联系电话:025-58139349   手机:13951036554    您是第 位访客